中大新闻网讯(记者郑钰)未来植树造林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北京时间8月29日,国际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发表了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覃章才教授团队联合多国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研究首次量化了全球森林恢复过程中地下土壤的固碳能力,并开创性地整合生态、气候和政策三个关键因素,重新定义了造林缓解气候变化的潜力,为未来全球造林提供了“导航”。基于不同造林假设估算的气候缓解潜力。 (A)全球和区域尺度造林固碳潜力...
中大新闻网讯 87年前,日军的轰炸让广州建筑成墟、硝烟弥漫;今日,一本跨越山海的德国相册、一组尘封的姐弟日记、一封泛黄的外籍教授家书,在繁荣和平的广州“相聚”……8月26日,由中山大学博物馆校史馆主办,中大哲学系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协办的“废墟中的广州 抗战中的中大”专题展览在中大校史馆开幕。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场展览用400余张历史照片、20余件珍贵物件,将1...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其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第一环节。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民教育的最高层级,更是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重要结合部,是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关键标志 , 是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主渠道。作为一名刚刚踏入校园的研究生,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
2025/08/29
2025/08/28
2025/08/25
学院、直属系
两院院士
专任教师
在校学生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国家级研究机构
省部级科研机构
2025-07-30
2025-07-22
2025-07-20
2025-07-17
2025-07-04
覃章才教授团队《科学》杂志发表论文:重新定义造林缓解气候变化的潜力
5金5银5铜!中大师生在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医学创新大赛获得优异成绩
中山大学6000米级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在南海完成首次深海试验
欢迎投稿